部長發話,第二輪環保督察即將啟動
12月15日至16日,我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舉行。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、部長李干杰出席了開幕式并發言,其在會上說到,明年開始,新一輪環保督察將全面啟動,方案再用4年時間,展開第二輪生態環保督察作業,“方案前三年還是慣例的全面督察,一年展開‘回頭看’。”
根據生態環境部此前發布的音訊,到12月6日,第二批生態環境保護督察“回頭看”5個督察組對全國10個省份共104個城市展開了下沉督查。期間共受理有效告發38133件,兼并重復告發后向當地轉辦37679件。到現在,當地已辦結26873件,其中,責令整改12240家;立案處罰2991家,罰款21414.36萬元;立案偵查186件,行政和刑事拘留88人;約談1804人,問責2177人,問責的人中不乏一些擔任當地黨政一把手的廳局級領導干部。
根據生態環境部統一安排,目前5個環保督察組已進入督察報告起草和問題案卷梳理階段,同時安排了專門人員繼續緊盯當地邊督邊改情況,保證尚未辦結的告發件能夠及時查處到位、揭露到位、問責到位,保證大眾告發件件有執行、事事有回音,將結果揭露給民眾,切實解決大眾關懷的生態環境問題。
本次環保監察“回頭看”作業與本年5、6月份展開的“回頭看”作業相比,督辦案件呈現小型化、多元化等特色,外表整改、敷衍整改、假裝整改、環保“一刀切”等亂象相對來說有必定程度降低。在環保監察“回頭看”作業中,共立案處分5709家,罰款5.1億元,約談2819人,問責4305人。
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寧年會上,“全國環保廳局長論壇”吸引了無數的目光。全國環保廳局長會達一致:禁止“一刀切”,但要敢于“切一刀”,一起,環保沒有影響經濟發展。
劃重點:
第二輪環保督察未來這樣查
“緊緊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特別是打贏藍天保衛戰,展開環境保護督察‘回頭看’。再用3年左右時刻,完成第二輪中心環保督察全掩蓋。”日前,在生態環境部建立后舉行的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,新聞發言人劉友賓這樣介紹2018年中心環保督察將要展開的作業。
在中心環保督察獲得杰出成效的基礎上,第二輪督察又會有哪些新的要點呢?
對首輪整改“回頭看”
3月28日舉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用了“堅持問題導向,勇于動真碰硬,取得明顯成效”的表述,對環保督察予以必定。
數據直觀地體現了成效。自2015年12月在河北省發動督察試點后,環保督察在兩年內完成了對全國31個省(區、市)督察全掩蓋。督察進駐期間,共問責黨政領導干部1.8萬多人,受理群眾環境舉報13.5萬件,直接推動處理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8萬多個。
在開展第二輪督察前,先對首輪督察整改情況進行“回頭看”則有利于成果的穩固。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駱建華認為,與相比,第二輪中心環保督察全掩蓋。”日前,在生態環境部建立后舉行的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,新聞發言人劉友賓這樣介紹2018年中心環保督察將要展開的作業。
在中心環保督察獲得杰出成效的基礎上,第二輪督察又會有哪些新的要點呢?
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
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了《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總結和下一步作業考慮的陳述》。會議指出,下一步,要以處理杰出環境問題、改進環境質量、推動經濟高質量開展為重點,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政治責任,推動環境保護督察向縱深開展。
“推動經濟高質量開展”為環保督察提出了新任務。此前在各地,環保督察倒逼工業晉級的功能不斷閃現,推動經濟向高質量開展轉型。以浙江省為例,多地以督察為契機,推動本地特色工業轉型晉級。衢州市編制出臺鈣工業轉型晉級規劃,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實施吞并重組和財物整合。溫州市推動鍛鑄造業轉型晉級,通過督察整改,溫州樂清大荊鎮107家鑄造企業悉數篩選撤除,龍灣區優選31家鑄造企業整合為8家。
“已有的督察問責、監管執法作業,能夠看做是一個壓力測驗,實現了環保與經濟雙贏。實踐證明,推廣綠色開展、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對經濟壓力的影響是適合、可行的。”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說。
完善環保督察機制
上一年年末,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曾在發布會上介紹稱,第二輪環保督察將進一步完善督察作業機制,逐步將環境保護督察納入法制化、規范化軌道。
在環保督察過程中,環保約談是重要的督政手法,發揮著震懾、警示作用。在新一輪督察中,約談作業也將會加大力度。“經過約談一個,推動一片作業,這才是咱們的方針。”劉長根表明,2018年約談方針擬重點聚集以下幾方面:一是針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對力度不夠、作業滯后、問題集中的區域要進行約談;二是大氣、水、土壤三個“十條”方針任務沒有完成,環境質量顯著下降的區域;三是中心環保督察整改不力、問題反彈,并形成不良影響的區域;四是中心領導批示,或新聞媒體曝光、群眾反映激烈的突出環境問題解決不力的區域。
別的,生態環境部還將活躍指導當地樹立省級環保督察系統,實現督省、省督市縣的中心和省兩級督察體系機制,發揮督察聯動效應。